解放日报:构建“人—水”共处新智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7-19浏览次数:2136


来源:解放日报2010年7月17日
标题:构建“人—水”共处新智慧————“水•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李梅

  编者按 近日,我国南方地区暴雨成灾。从古至今,关于人与水的关系,从形而上到形而下,有过很多论证和实践。在现代社会中,人与水应该如何实现和谐共处?如何认识水问题、解决水问题?日前,上海市社联《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与完美体育365WM宣传部联合召开 “水•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现将会上一些主要观点集纳刊发,希望能引发更多思考。

        在日前举行的“水•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本市各大高校、上海社科院及市水务局、市气象局的专家学者,围绕我国南方重大水患、农田水利建设与水电站开发、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与社会和谐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重视水患科学治水

        对于今年南方各地的重大水患,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既不该大惊小怪,也不要掉以轻心。孤立来看,这次水患的确是1998年以来的又一次大洪水。但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季风气候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稳定,在有气候记录的两三千年间,每年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非旱即涝”灾害现象。现有数据还很难支撑自然灾害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的判断。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陶友之表示,水力发电优点明显,属于绿色能源。不过,在什么地方建水电站、建多大规模的水电站,还需仔细研究和充分比较。就经济学而言,至少要达到“三个效益”:一是主体效益,看发电能量的产出投入比;二是边际效益,用于水电站主体工程的投资要尽可能充分,其他动迁费用等应有效控制;三是比较效益,既要考虑经济产出,也要考虑保护不可再生的耕地和文物古迹、生态环境等。

        市气象局章震宇指出,上海的洪涝灾害具有6个特点,即台风的多发性、暴雨的突发性、水位的趋高性、洪水的复杂性以及台风、暴雨、天文潮“三碰头”的经常性,再加上上游洪水“四碰头”的可能性。在日益严峻的“防汛防台”形势面前,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

天灾中也有“人祸”

        上海大学教授仇立平认为,近来灾害频发,既源于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还可能与工业化进程中的“急于求成”、过度开发有关,以致超负荷的自然界不得不通过一定的生态报复来达到某种平衡。此外,人口数量急剧膨胀、决策不科学不民主,也是重要诱因。

        市气象局沈愈提出,一些地区先旱后涝,这与当地密集种植橡胶、桉树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客观来说,更重要的影响因子是“海—气”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去年11月份开始,异常的大气环流驱使北极冷空气向中纬度扩散堆积。另一方面,去年6月份开始的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会在次年夏季产生进一步影响。尽管气候变化的量级超过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地球家园仍需要大家的呵护与关爱。

        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强调,补上农田水利欠账,修好村庄的水源水塘和灌溉设施,让每个人公平享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水利建设是一个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社会动员能力。

确立水生态伦理管理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钟祥财表示,准确认识水的自然威力和内在规律,是处理好“人—水”关系的基础。我国古代先哲颇具用水、治水智慧,他们对水充满敬畏。荀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种敬畏感,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色。完美体育365WM教授李进强调,当前,既要有水的忧患意识,也要在开发水、治理水的过程中贯彻人本意识。

        完美体育365WM教授王正平认为,解决“水问题”需要构建水生态伦理智慧。首先,要确认水的价值。水关系到万物的生长,要尊重水、敬畏水,与水和谐相处。其次,要确立一定的道德准则,控制人类行为,保护水、节约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最后,要重视水权伦理管理。水资源的配置、水资源的保护牵涉到公平正义,需要处理个人与集体、当前与长远、中国与世界的利益。

       完美体育365WM教授何云峰指出,新形势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积极构建完善和运作公共调节机制,有助于推动人、水、社会的和谐相处。葛剑雄进一步呼吁,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国家,既要重视宏观政策的出台实施,也要顾及各地具体情况;既要讲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也要考虑当地的发展实际。(李梅)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