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伉俪做客生科院“科学·人生”系列讲座 讲述《nature》背后的故事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3-23浏览次数:1241


3月22日晚,一对科学家伉俪——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巫永睿和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文琴,做客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人生”系列讲座,带来题为《高蛋白玉米育种的分子遗传基础》的报告。讲座由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黄继荣教授主持。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月恒和近三百位师生在图文中心二楼报告厅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

“我做过很多学术报告,但与这么多学生进行‘科学人生’的分享还是首次。”巫永睿研究员以求学科研生涯开篇,开启了本次“科学人生”的分享。他深情回顾了在兰州大学求学考研的艰辛之路和在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时自由探索与合作共赢的科研经历;深度剖析了在湖州市挂职时思考人生规划,决定重新投身充满挑战的科研之路的转折过程;动情地回忆了在美国博士后工作期间,携手王文琴老师在困境中的坚守与突破。巫永睿研究员真诚地建议同学们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设定目标,并为之付出行动与努力。

讲座中,巫永睿研究员讲述了自己引以为傲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导师,巫永睿非常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他关爱学生、因材施教,与学生互相成就,先后培养了6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吴瑞奖学金”等。巫永睿研究员结合课题组成员的经历,鼓励同学们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目标明确,练就一手绝活。

随后,巫永睿研究员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他与王文琴教授课题组从事的玉米育种领域的工作。作为世界最高产的农作物之一,玉米的全球年产量高达12亿吨,我国年产玉米2.7亿吨。其中,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但由于不少杂交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不足8%,饲料中还需补充大豆蛋白。如果让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节省下了800万吨大豆。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畜产养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提高玉米籽粒蛋白含量,一直是我国农业领域“卡脖子”难题。巫永睿与妻子王文琴归国后,便投身这项充满艰辛,但又无比光荣的梦想之路。经过十年磨剑,巫永睿研究员与王文琴教授终于从野生玉米中克隆了控制玉米高蛋白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变异基因Teosinte High Protein 9 (THP9),成功让整株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接近翻倍。玉米籽实中的蛋白质含量从8%平均提升至14%,未来有望提高到20%。这一研究成果于2022年11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在《自然》发表的第一篇玉米研究论文。在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巫永睿研究员积极与下游育种企业合作,推动高蛋白玉米种质产业化发展,继续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而不停奋斗。

巫永睿研究员结合个人经历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心得,给予同学们五条“科学人生”建议:一是要趁早立志,自立自强;二是要做有挑战性的工作,科学研究的天花板很高,只有不断挑战,才能实现更大发展空间;三是对自己要“狠”,通过长期坚持,实现从量到质的变化;四是要有计划性,同时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时常检查自己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五是要注意平衡感,在生活、社交等方面全面发展。

巫永睿研究员讲座结束后,王文琴教授作了主题为《做真正的自己》的分享,并为大家播放了展现两课题组近十年科研历程的视频《背后的故事》。王老师以“一万小时定律”为切入点,结合个人学习科研经历,进一步鼓励大家高效学习、不断尝试,引导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道路。

在提问环节,近10位同学就“在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之间如何选择研究方向”“低年级学生如何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等问题与两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


(供稿、摄影:生命科学学院)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