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 0-->石向阳绘0-->■理论特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科学社会主义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构建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理论创新速度与新事业新实践开拓速度成正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典范、卓越样板,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科学社会主义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构建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认识—解释”层面的科学性意识形态首先要认识和解释世界,说清“是什么”,才能阐释好“为什么”“如何做”。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立时代之潮头,应时代之变迁,发时代之新声,保持与时俱进、
  •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在抗疫中得到了更为深刻而鲜明的彰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携手抗疫的“中国主张”,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这些主张主要有六个维度。直指要害:明晰“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实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运用辩证思维,总体把握、全局审视、科学判断当前全球抗疫的主要任务,得出了“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这一科学论断,旨在呼吁世界各国在此次全球抗疫的过程中抓住当前工作的主要矛盾,切实应对当前面对的共同危机与挑战。然而在严峻的疫情面前,部分西方国家不仅没有深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认识到全球抗疫的重要性,反而忽视主要矛盾,推脱责任,恶意指责其他国家的抗疫工作,无端猜忌病毒的来源地。这一系列行径严重阻碍了全球抗疫的共同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疫情流行的扩大化态势。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出的“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科学论断是当前全球抗疫必须正视起来的必要前提。任何企图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的行为,只会将国际抗疫努力拖向消极僵局,偏见与推责并没有出路。指明方向:作出“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论
  • 全书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张志丹李尚宸理论之光挥洒中华大地,实践之果成就民族希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反映了治国理政之新与实践之新,是指引民族复兴航向的最新“教科书”。顶层设计与脚踏实地纵观第三卷,全书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创新理论成果。从中可以深切感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民的诉求、时代的要求、发展的需要。功崇惟志,业广为勤。民族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张蓝图绘就后,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关键是实干苦干、稳扎稳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积小胜为大胜,勤劳刻苦、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我国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推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党建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都要求我们系统掌握马
  • 摘要在我国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生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展现。抗疫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要从与红色革命精神相结合、与疫情防控特点相结合、与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与新时代价值导向相结合四个维度和抗疫的实践表现中深入理解和阐释。抗疫精神既弘扬了红色革命精神,又展现了疫情防控特质,既升华了爱国主义精神,又彰显了新时代价值导向,向世人进一步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今年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共抗疫情,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仅取得了重大成果,而且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正是这种抗疫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动力。那么,如何理解抗疫精神呢?习近平在北京、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多次对社会各方面的抗疫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实际上就蕴含了抗疫精神的基本内涵。比如,他在北京考察时指出:“湖北特别是武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共文化体系的健全,文化产业的腾飞,以及休假制度的完善,休闲已成为国民生活是否美好的重要评价标准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有效路径。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使休闲空间被极大压缩,严重限制了人们的休闲选择。虽然,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依然影响着国民的休闲生活。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国民休闲生活面临的挑战就休闲空间而言,休闲空间是决定人们休闲选择和休闲质量的关键因素。据《中国国民休闲发展报告(2019)》(下文简称《报告》)显示,城乡居民休闲半径不断扩大,中短途距离休闲占比大幅提高,旅游和郊野游憩已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退休居民的重要休闲选择。而常态化疫情防控意味着人们的休闲半径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疫情防控成为人们恢复正常出行,判断是否要前往旅游地和休闲场所需要考虑的基本前提。就休闲方式而言,据《报告》显示,诸如购物、吃饭、游乐场等“消费购物类”休闲活动占国民全部休闲活动的40%。尤其是“首店经济”的爆发和网红店打卡的兴起,更说明了消费购物类休闲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休闲方式。但常态化疫情防控意味着,人员聚
  • 作者:完美体育365WM人文学院教授张剑光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是对人类的一场考验,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考验,同时这也是对政府领导作风、精神面貌、管理机制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验。几个月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和专业人员沉着应对、共同努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举国上下的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不断巩固发展,常态化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社会大局整体稳定。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各地各部门要时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管理措施越科学,精准防控越到位,阻断疫情就越有力有效。回顾抗击疫情的各个阶段,我们不难发现,党中央反复强调各项工作必须要坚持科学防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支撑。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纲领性的引导。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
  • 制图:张泽红冯婧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一间名为“世界”的剧院临时关闭,入口处挂上标识“世界暂时关闭了”(TheWorldisTemporarilyClosed)。一间名为“世界”的剧院因疫情临时关闭。EdwinHopper摄,图片来自Unsplash暂时停摆的还有全球产业链。曾有中国的外贸商人这样描述自己的“上下半场”,上半场“震中”在国内,工厂停产;后半场,产能恢复了,但海外订单几乎清零。而随着疫情升级,一些国家发现,在口罩、呼吸机等关键医疗设备的采购和生产上,全球化无法应急。早于疫情开启的中美贸易摩擦仍在继续,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会就此“终结”吗?这并非人们第一次对全球化产生质疑,在全球产业链愈发复杂的今天,风险也难以预期。新冠疫情缓和之后,全球化会出现哪些转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市政厅采访了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澎湃新闻:新冠疫情带来了不少次生危机,一些国家出现了保护主义抬头,很多人认为,这意味着全球化的倒退,这其中是否存在误读?周振华:最近大家听到很多类似的讨论,“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甚至“全球化的终结”,确实
Baidu
sogou